中银资讯 | 高可心律师应邀出席深圳市政协“五外联动”专题协商会,以专业建言助力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
时间:2025.11.14   作者:中银律师事务所

2025年11月13日,深圳市政协七届第一百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实施‘五外联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协商会召开。北京中银(深圳)律师事务所高可心律师作为专业人士代表,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作发言,其撰写的《关于以法治创新赋能“五外联动”,构建深圳制度型开放新优势》建言材料被全文收录为会议发言材料,获得了与会各界委员的广泛关注。


本次会议汇聚了市政协、市政府相关领导及各界专家委员,共同研讨深圳构建开放新格局的路径。高可心律师基于其丰富的涉外法律服务经验,分析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普遍遇到的法律合规与风险管控问题,并从法律实务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列举部分):


(一)推动规则创新,探索新兴领域“深圳范式”

建议在深圳数字经济、跨境数据流动、离岸贸易等前沿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深圳规则”。通过制定适应国际趋势的地方性指引或白皮书,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支撑。


(二)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全周期涉外法治服务体系

倡导建立覆盖事前合规审查、事中动态监测、事后争议解决的全链条法律保障体系。推动设立区域性涉外法律风险预警平台,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切实降低企业“走出去”的制度成本。


(三)完善政策法治评估机制,提升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

建议在重大外资相关政策出台前,依法开展法治影响评估,充分听取市场主体特别是外资企业的法律意见,确保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透明度,巩固国际投资者对深圳长期发展的信心。


(四)建立合理的争议解决机制,增强国际市场主体对深圳法治环境的信任度

建议构建以中国法院优先、国际仲裁机构为补充、国际认可为特色的多层次争议解决体系。首先,明确倡导和鼓励涉外合同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优先选择在中国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争议,并适用中国大陆实体法;其次,如果不能选择中国法院作为争议解决机构,则建议选择亚太国际仲裁院(新加坡)或者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作为争议解决机构,在法律适用上,优先选择中国大陆法作为准据法,次选香港法律作为准据法;最后,若上述选择都无法适用,则建议选择其他国际仲裁机构,如巴黎国际商会仲裁院,届时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实体法律。


高可心律师的发言为本次会议提供了来自律师行业的专业视角,其专业建议为深圳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国际化法治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彰显了中银律师在涉外法治领域的专业深度与社会责任。


同时,此次建言,亦是北京中银(深圳)律师事务所跨专业领域协同合作的典范:


▶国际业务专业委员会基于其处理复杂跨境交易项目的专业能力,为“构建争议解决机制”“增强国际信任度”等涉及投资保护与退出路径的环节,贡献了宝贵的实操洞察。


▶证券与资本市场专业委员会从企业融资、上市及合规治理角度,对建言中“完善政策评估机制”“提升营商环境”等关乎市场主体信心的内容,提供了精准的法律分析与建议。


▶投资与并购专业委员会则凭借其在跨境争议解决、国际贸易与合规领域的丰富经验,为建言中关于“规则创新”与“风险防控”的核心观点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支撑与全球视野。


本次高可心律师的成功建言,是中银律所一体化平台下专业分工、高效协同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未来,中银深圳将继续整合全所资源,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战略智库作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跨领域的综合法律解决方案,为深圳市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贡献“中银智慧”和“中银力量”。



律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