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解读 | 邯郸初中生杀害同学案,能判死刑吗
时间:2024.03.18   作者:北京中银(深圳)律师事务所 杨慕野、晏雨陈

目录

一、案件回顾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规定

三、关于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规定

四、被害人家属的应对措施

五、未成年霸凌、犯罪事件中的家长职责

六、结语及深思



一、案件回顾

       近日,河北邯郸三初中生杀害同学案件引起广泛关注。群情激愤之下,众多网友评论:“建议死刑。”究竟是怎样恶劣的案件会让网友如此评论?笔者根据新闻报道整理时间轴如下:

       故意杀害、毁坏尸体、初中年纪、冷静异常、同学身份、长期霸凌,种种报道情节,拼凑出这起令人心痛又愤怒的恶劣案件。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规定

       网友们关心的问题是:邯郸初中生杀害同学案,能判死刑吗?答案是不能。


       我国刑法体系中有“刑事责任年龄”这一概念,意为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本案中,三名犯罪嫌疑人均为十三岁被害人的同学,同龄可能性较大,且我国义务教育规定小学入学年龄为六岁、小学义务教育为六年,可推断三名犯罪嫌疑人很可能都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


       由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十四周岁降低到十二周岁,故依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同时,《刑法》第四十九条明文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故如果最高检核准追诉,三名犯罪嫌疑人可能因构成重罪且情节极其恶劣,最高被判处无期徒刑,送入未成年人管教所(相当于未成年人监狱)服刑。而无期徒刑在实际执行中,只要无重大违规、服从监管,一般服刑两年后可被减为十八年至二十年有期徒刑,最低服刑年限为十三年。


       如果最高检没有核准追诉,案件就会退回行政系统,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规定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矫治教育,送到专门学校,设置专门场所,进行闭环管理。


三、关于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规定

       同时,网友对三名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是否参与埋尸也有诸多猜测。


       本案中,若被害人是在埋尸过程中死亡,且嫌疑人的成年家属参与了埋尸,则嫌疑人的成年家属可能成立故意杀人罪共犯,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被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若被害人在埋尸过程前已死亡,成年家属参与了毁坏尸体、使得尸体较难辨认,则嫌疑人的成年家属可能构成故意毁坏尸体罪,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二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成年家属未参与毁坏尸体,而是事后参与了埋尸行为和帮助隐匿行为,则成年家属可能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或窝藏、包庇罪,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二款和第三百一十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四、被害人家属的应对措施

       目前案件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被害人家属还能做什么呢?


       被害人家属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被害人的刑事案件诉讼代理人,在侦查阶段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和法律意见,在审查起诉阶段阅览案卷材料、代表被害人家属向检察机关提交法律意见书,在审判阶段代表被害人家属发表代理意见,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主张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被害人家属还可以在家里或学校收集相关信息和证据,向学校了解情况,积极配合公安的工作,切勿慌乱阵脚寻衅闹事,以免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由于公安机关拘留时间最长为37天,37天必须由检察院决定是否批准逮捕,被逮捕后公安机关办案期限最多不超过7个月;审查起诉阶段报请核准追诉的案件,最高检应当在受理案件后一个月之内作出是否核准追诉的决定,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十五日……所以案件水落石出、尘埃落定还需较长时间。但相信正义不会缺席


五、未成年霸凌、犯罪事件中的家长职责

       未成年霸凌、犯罪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对家长真正肩负起教育、养育、监护的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发现孩子有霸凌倾向时,家长要及时干预,向孩子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约束孩子的行为;发现孩子被霸凌时,家长要及时向学校反映问题,做好沟通工作,不可认为是小事而掉以轻心,而应教导孩子正当防卫,避免校园霸凌给孩子造成无法磨灭的创伤。


       若发现孩子正在实施犯罪行为或已造成犯罪后果,家长在第一时间应让孩子中止犯罪行为,积极有效地阻止犯罪后果的发生,或劝导、带领孩子前往当地公安局自首,向警方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的罪行,并积极赔偿,认真悔罪道歉,争取弥补过错以取得被害人的谅解


       《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未成年人或许因一时冲动即将或已经造成犯罪后果,但家长作为成年人要始终保持理智和清醒,为了孩子的未来,带领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若家长出于溺爱和逃避心理选择参与犯罪或带领孩子隐瞒犯罪,这不仅对孩子毫无帮助,反而给孩子灌输了错误观念,让自己和孩子一起锒铛入狱,从此耽误一生。


六、结语及深思

       法律具有滞后性,但最新刑法修正案的修正,已然透露出立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法律绝对不是为了保护未成年罪犯而设立的。更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是,如何从法律、道德、社会、家庭层面避免类似恶劣案件发生?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衷心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平安健康长大,成为祖国真正的花朵而不是“早熟的恶魔”。